《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这一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
标准 |
1900~1909年 |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
1910~1919年 |
敢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 |
①西方文化的传入 ②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 ③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④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曾寄出一封信,信中说道:“曾联松先生: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业已采用,兹赠送人民政协纪念刊一册,人民币五佰万元作为酬谢你对国家的贡献……”从中我们不能得出()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是曾联松先生 |
B.新中国国旗图案很有可能是在政协会议上通过并刊登在政协纪念刊上 |
C.中央人民政府曾许以巨额报酬来征集国旗设计图案 |
D.曾联松对国家的贡献得到了中央人民政府的肯定 |
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曾对毛泽东说:“润之,一起干吧,不要另立锅灶了。”毛泽东当即回答:“如果蒋先生给人民吃,还立锅灶干什么?”以上对话不能反映 ( )
A.国共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 | B.国共两党谈判代表的广泛性不同 |
C.国共两党执政理念不同 | D.国共两党谈判目的不同 |
《血肉长城》(于江欣等编著,世界知识出版社)有如下记载:“……大战历时三个半月,……一共进行了1800多次战斗,拔除敌人据点约3000个,击毙击伤日伪军2.58万人。俘虏敌人1.8万多人,并且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质,同时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关于该“大战”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
B.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 |
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D.确保了国际交通线的畅通 |
英国首相张伯舆伦在二战爆发前后,对希特勒德国的侵略一让再让,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换取欧洲和平,但事与愿违,希特勒的战火不断漫延;甚至指向英国。为此,张伯伦遭到国内舆论一片谴责,从英国国家机构职能来看,张伯伦有可能面临()
A.英国国王对他免职 | B.英国内阁逼迫他辞职 |
C.英国议会对他质疑 | D.英联邦成员国要求他辞职 |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间,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司法非常重视证据 | B.对私有财产进行保护,违者必究 |
C.尽可能的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 D.奠定了后世罗马法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