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古代希腊的哲学家 | B.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 |
C.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 D.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 |
关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可以借用模型说明。假如两个质量很大的钢球它们相互接近,其原因:牛顿认为是引力作用;爱因斯坦认为两个钢球没有时,周围的时空犹如一张拉平的网,两个钢球出现后把这张时空网压弯了,于是两个钢球就沿着弯曲的网滚到一起来了。相对论对科学理论的发展是()
A.物体的运动必须借助外力 |
B.时间和空间与物体的运动密切相关 |
C.实验是科学的主要途径 |
D.否定了“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 |
下面是1795年出版的法国作家孔多塞所写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目录摘要:……第四个时代: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下迄亚历山大世纪各种科学分类的时期……第七个时代:科学在西方的复兴,从科学最初的进步下迄印刷术的发明……第八个时代:从印刷术的发明,下迄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的时期……。这表明作者认为( )
A.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自己 |
B.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
C.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
D.历史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 |
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 | 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 |
C.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 | D.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 |
1761年《中国孤儿》英语版的序言尤其把伏尔泰的中国情结推向了极致:“够了,希腊罗马/它们都已失宠/大鹏展翅/飞向光明之源/寻找新的伦理/到东方中国之土/勇敢地把儒象之德/带到大不列颠之耳。”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希望向中国学习的根本目的是( )
A.利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重建欧洲道德秩序 |
B.以儒家“仁”的思想规范君主行为 |
C.以儒家思想否定教会的思想专制,为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服务 |
D.利用儒家思想中的平等理念,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1793年起草的法国《人权宣言》中说“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的事的权利……其道德界限则在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启蒙思想源自孔子学说 |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C.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 | D.自由是民主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