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托克堆尔指出:平等就是指寻求工作、得到升迁、获得尊严与荣誉方面的平等,并不是财产权上的平等。与这种平等社会相适应的,只能是民主的政府。因此,他反对(法国)第二帝国的专制统治。但他又提出要避免实行民主制度时可能出现的两种危险情况:一是无政府状态,即用人民的随心所欲去代替政府作决定;二是权力过于集中在立法机构手中。为了使民主与自由并存,他主张效仿美国的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原则,特别是重视法制、地方自治和结社自由。这样,就可以正常地发挥自由的力量,限制国家的干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困扰民国政局的一大难题。孙中山也一直在思索如何破解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之难题。他曾试图融合法国和美国的政体形式。《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关于中国及地方之权限,来均权主义、凡事务有全民一致之性质者,划归中央;有因地制定之性质者,划归地方,不偏于中央集权制或地方分权制。”这一思想的理论前提是“政权”和“治权”的划分。“政权”即民权,是国家权力主体,包括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大内容。“治权”即政府权,包括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政权和治权分立,两权交给不同的主体行使,从而达到政权对治权的有效支配,它们之问不是相互制衡的关系,而是单向的主权者与执行者之间的关系。而中央与地方所均之权,实际上是浩权而非政权,政权是不可分割的。同时,均权的实现,地方自治不可或缺,按孙中山的主张,地方自治的主体应该是县而非省。
——常安《民国宪政世界中的“均权”表达》
(1)根据材料一,归纳托克维尔的主要观点。
(2)与托克维尔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思想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代雅典时代时期,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

A.五百人会议 B.公民大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元老院

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的政治家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清朝前期(鸦片战争前),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突出表现在

A.废除丞相 B.设立内阁 C.废除科举制 D.设置军机处

明太祖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的目的是

A.增强对地方的控制 B.健全政府职能 C.强化思想控制 D.加强君主专制

《文官出行图》。该图反应的朝代可能是

A.周 B.汉 C.宋 D.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