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2月31日,凯恩斯《致美国总统的公开信》在《纽约时报》上刊发。在信中凯恩斯敦促罗斯福将NRA(国家复兴总署)束之高阁,他将NRA称之为一个“戴着复兴假面具而实质上也许会阻碍复兴”的机构。这说明此时的凯恩斯
| A.已改变了其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 
| B.找到了拯救美国经济的良方 | 
| C.希望通过促进公众消费和开放市场来恢复经济 | 
| D.反对政府扩张权力破坏国家机制 | 
有人指出:无论是美国的开国元勋杰斐逊,还是美国总统威尔逊、罗斯福等都有强烈的“大国使命感”,都认为美国对世界负有特殊“责任”。就杰斐逊而言,他认为1787年初的美国要想担负“大国使命”和“责任”必须首先( )
| A.消灭奴隶制 | B.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 
| C.实行邦联制 | D.实行君主立宪制 | 
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个成文宪法,规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
 ①天赋人权
 ②人民主权
 ③三权分立
 ④联邦制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美国宪法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这一规定(  )
 ①体现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③削弱了州权主义观念
 ④取消了各州的自主权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抗英斗争迫切需要各殖民地进一步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全国性政府。为此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例》,下列各项符合《邦联条例》的是( )
| A.各州丧失了征税等主权性权力 | 
| B.货币由邦联国会统一发行 | 
| C.邦联国会是唯一的中央政府机关 | 
| D.据此建立了一个统一有效的全国性政府 |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791年,制宪会议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1792年国民公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拿破仑建立了百日政权;1815年波旁王朝再次复辟;1830年,法国再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848年,法国再建立了第二共和国;1852年,法国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第三共和国成立。近代法国政体变迁的实质是( )
| A.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较量 | 
| B.天主教与新教的较量 | 
| C.民主与专制的较量 | 
| D.历史与传统的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