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竿影端点日运动轨迹图,回答小题。
图中立竿处(O点) ( )。
| A.位于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顺时针方向移动 |
| B.位于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 |
| C.位于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顺时针方向移动 |
| D.位于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 |
同一日期竿长不变,若O点的纬度变高,则 ( )。
| A.OA变长,OB变长 | B.OA变长,OB变短 |
| C.OA变短,OB变短 | D.OA变短,OB变长 |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7——9题。
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前,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
| B.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
| C.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
| D.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 |
该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自然条件优势是
|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形成城市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主导因素是
| A.运输距离 | B.运输质量 | C.运输速度 | D.运输数量 |
下图是“上海市某区域住房价格各因素的影响权重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该区域二手房价格受交通条件的影响权重值为6.4 2%,新房价格受交通条件影响权重值为0.6 7%,影响程度均没有现实生活中感觉到的那么重要,这可能是该区域
| A.人口密集 | B.环境质量好 | C.交通便利 | D.繁华程度高 |
有关该区域房地产管理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础设施决定二手房价格 |
| B.房地产开发商关注环境质量 |
| C.地理位置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大 |
| D.人口状况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小 |
右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完成3——4题。
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
| 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 |
| 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 |
| 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
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 A.四川 | B.贵州 | C.安徽 | D.浙江 |
甲、乙两图分别是某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7 8岁。据此完成1——2题。 
图甲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 A.“高一高一低”模式 | B.“高一低一高"模式 |
| C.“高一高一高”模式 | D.“低一低一低”模式 |
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 A.劳动力数量较少 | B.劳动力比重较大 |
| C.性别构成较合理 | D.年龄构成较年轻 |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 m,据图中信息回答10~11题。
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 A.100、100 | B.100、500 |
| C.500、250 | D.500、350 |
本区农业发展最适合借鉴的模式是
| A.美国专业化生产模式 | B.千烟洲的立体农业模式 |
| C.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模式 | D.辛店洼的鱼塘—台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