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科学、技术、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细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混合物具有丁达尔效应 |
B.酒精可用来消毒是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 |
C.废弃的金属、纸制品、塑料、玻璃均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 |
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 |
B.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SO42-、NO3-、NH4+ |
C.无色溶液中:K+、Al3+、NO3-、HCO3- |
D.滴入KSCN显血红色的溶液中:NH4+、Mg2+、SO42-、Cl- |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精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K37ClO3与浓HCl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l2的化学方程式: K37ClO3+6HCl=K37Cl+3Cl2↑+3H2O |
B.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 |
C.将1~2ml 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20ml沸水中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Fe3++3H2O ![]() |
D.电解氯化钠溶液:2Cl—+2H+![]() |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X |
Y |
|
Z |
W |
A.Y和Z的气态氢化物,前者更稳定 |
B.Z和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
C.X、W的气态氢化物相互反应,生成物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
D.Y、W的单质,均可通过电解的方法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