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苯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医药中间体,实验室合成三苯甲醇其合成流程如图1所示,装置如图2所示。
已知:(Ⅰ)格氏试剂容易水解, (碱式溴化镁);
(Ⅱ)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
三苯甲醇 |
164.2℃ |
380℃ |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
乙醚 |
-116.3℃ |
34.6℃ |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
溴苯 |
-30.7°C |
156.2°C |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
苯甲酸乙酯 |
-34.6°C |
212.6°C |
不溶于水 |
Mg(OH)Br |
常温下为固体 |
能溶于水,不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 |
(Ⅲ)三苯甲醇的分子量是260,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2中玻璃仪器B的名称: ;装有无水CaCl2的仪器A的作用是 ;
(2)图2中滴加液体未用普通分液漏斗而用滴液漏斗的作用是 ;制取格氏试剂时要保持微沸,可以采用 (方式)加热,优点是 ;
(3)制得的三苯甲醇粗产品中,含有乙醚、溴苯、苯甲酸乙酯等有机物和碱式溴化镁等杂质,可以设计如下提纯方案,请填写如下空白:
其中,①操作为: ;洗涤液最好选用: (从选项中选);
A、水 B、乙醚 C、乙醇 D、苯
检验产品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为: 。
(4)纯度测定:称取2.60g产品,配成乙醚溶液,加入足量金属钠(乙醚与钠不会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100.80ml标准状况)。产品中三苯甲醇质量分数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用以下甲、乙、丙、丁等仪器组合,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其余辅助仪器略去)及有关数据如下,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苯 |
溴 |
溴苯 |
|
密度/g·cm-3 |
0.88 |
3.10 |
1.50 |
沸点/°C |
80 |
59 |
156 |
水中溶解度 |
微溶 |
微溶 |
微溶 |
(1)仪器乙的名称为:;
(2)用上图的装置制备溴苯时的操作为:向甲中预先加入少量铁屑,再加入适量苯,丙中预先装好适量液溴,将丙中所装的液溴缓慢滴入甲中,充分反应。反应中铁屑的作用是:;写出制备溴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丁装置烧杯中倒置的漏斗的目的是:;写出丁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4)充分反应后,向甲中加入适量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所得到滤液就是制得的粗溴苯,其中含有未反应完的液溴,最好应选择试剂除去,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盐酸溶液C.氯化钠溶液D.水
经过上述操作所得的粗溴苯中还含有杂质苯,要进一步提纯,应选下列哪种操作除去。
E.重结晶 F.过滤G.蒸馏 H.萃取
某课外学习小组在学习了Na2O2与CO2的反应后,认为Na2O2与SO2应该也可以反应。他们设计了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探究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装置D的作用:除了可以防止空气中的CO2、水蒸气等进入C中与Na2O2反应,还可以_____________
Ⅲ﹒在通入足量的SO2与Na2O2充分反应后,他们对C中固体产物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只有Na2SO3;
假设2:_________;
假设3:既有Na2SO3,又有Na2SO4。
(1)若假设1成立,写出SO2与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确定C中反应后固体产物的成分(Na2O2已反应完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由此得出结论:产物是Na2SO4,该方案是否合理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验证假设3成立,请帮助他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
现象 |
①取少量C中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
固体全部溶解 |
②向上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中。 |
KMnO4溶液__________ |
③向步骤②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步骤②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装置验证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室中现有药品KMnO4、MnO2、浓盐酸、Na2S,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性:Cl>S,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应分别为浓盐酸、________、Na2S溶液,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若利用上装置证明非金属性:S>C>Si。在A中加入稀硫酸、B中加入Na2CO3溶液、C中加入Na2SiO3溶液,观察到B中产生气泡,试管C中出现________现象,则可以证明非金属性:S>C>Si。
若将A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试管C中会出现同样的现象,是否可以得出结论:非金属性Cl>C>Si?__________(填“是”或“否”),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两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A,配制0.1 mol·L-1的溶液100 mL;
②用pH计测出该溶液的pH,根据pH="-lg" c(H+),推算出溶液中H+的浓度,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0.1mol·L-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 mL;
②分别取配制的这两种溶液各10 mL,加水稀释为100 mL;
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______。
(2)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H+的浓度__0.1 mol·L-1(选填“>”、“<”或“=”)。
(3)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___。
A.装盐酸的试管中放出气体的速率快;
B.装HA溶液的试管中放出气体的速率快;
C.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的速率一样快。
(4)请你评价:乙方案中的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在T°C时,0.1 mol·L-1HA溶液中HA的电离度为5%,求该温度下HA的电离常数(写出计算过程)
某学生实验小组,用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装置缺少一种仪器,该仪器名称为__。
(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J·mol-1):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