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涨”声响起来。2005年世界原油价格创历史新高,上半年,世界原油价格一直在每桶50美元上下浮动,8月29日纽约市场期货价格在亚洲交易阶段创每桶70美元的历史记录。受到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影响,2005年下半年我省居民生活用天然气价格曾一路飙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材料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说:“由于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1)石油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新能源?(1分)结合所学指出另两次科技革命的新能源。
(2)材料一中世界油价的涨浮就会影响到我省天然气的价格,这说明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这一趋势对世界各国的影响。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何处?由此“不公平”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并未中国如何应对提供你的建议.
政治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有序扩大民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二(材料一政治制度——编者注)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即才能——编者注),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哪个国家(或城邦)的民主制度?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
(2)材料二指出的该“政治制度”的根本缺陷是什么?该缺陷可能会导致什么危害?
(3)有人说:“该政治制度不是真正的民主制度”。请结合材料一及课本知识加以说明。
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的实行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列材料
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这时,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引自中共八大《关于政府报告的决议》
请回答:
(1)中共八大是何时何地召开的?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3)中共八大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从旧中国的“弱国无外交”,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逐步成长为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大国。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外交新局面的出现
材料三:新时期的硕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是指中国提出了什么原则和方针?(4)
(2)材料二中《乔的笑》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2)
(3)依据材料三归纳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成就。(2)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毛泽东、邓小平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伟人,他们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次飞跃。
材料一: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据材料一中民族独立的具体标志是什么?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在工业领域有什么英明举措?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船的方向”出现了什么问题?“小平南巡”有什么重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历史的两次飞跃,你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