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改革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农民得到了一定的自留地,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
B.通过推行“物质利益原则”,工人的收入有所提高 |
C.赫鲁晓夫时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10%以上 |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
A.《八一宣言》的发表 | B.一二·九运动 |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D.国共合作宣言的发布 |
这里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这里”指的是
A.江西瑞金 | B.陕西延安 |
C.贵州遵义 | D.甘肃会宁 |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D.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
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根本措施是
A.肃清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 B.开展反“围剿”斗争 |
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 |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
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在这里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 | B.创建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 D.根除了党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