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过去上海有句谚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种情形在浦东开发后得到彻底改观,浦东新区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浦东的崛起主要得益

A.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 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C.改革开放政策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A.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D.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改变“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 )

A.土地改革
B.实施“一五”计划
C.“大跃进”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下面为某一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某一年”最有可能是( )


农业
工业
总产量


总产量


原计划
比上年增长8.5%
3216亿元
2200万担
比上年增长5.7%
670万吨
2亿吨
实际完成
比上年增长11%
3400亿元
2400万担
比上年增长8.5%
720万吨
2.17亿吨

A.1948年 B.1957年
C.1962年D.1977年

以下是民国初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民国元年
民国二年
民国三年
民国四年
数量
17
37
37
50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外部条件是()
A.奖励发展实业法令的颁布
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提倡国货运动的掀起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由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

A.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显著增加,土纱销售陷入困境
C.上海开埠通商,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