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5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就上诉人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作出二审判决,依法驳回上诉,维持济南中院一审原判。在薄熙来案公开审理和宣判过程中,薄熙来的辩护权没有受到任何限制,并且通过微博、视频等渠道,真实展现在公众面前,使公众得以了解案件全貌,体现了既要惩治犯罪,更要保障人权,这是中国法制文明的进步。材料表明
①我国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我国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 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屈原的天问精神就是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需要这种精神。有这种精神,就九州生气、风雷滚滚;没有这种精神,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就暮气沉沉、死气沉沉。这表明()
①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有人认为,“乡愁”其实是从乡间走到城里的那个群体在“愁乡”,他们不光“愁乡”,还因找不到融入感而“愁城”;“乡愁”因“城愁”而生,“愁城”因“愁乡”而起。这表明()
A.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决定了烦恼的产生 |
B.特点鲜明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非实践的 |
C.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必然变化 |
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为解决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严重空气污染问题,某地推出了环保鞭炮。其特点是:燃放后没有碎屑且不含硫磺,不仅没有刺鼻气味,还减少了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从哲学上看,环保鞭炮的诞生()
①显示了辩证否定观在推进生产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②揭示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证实了创新思维对推动人类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④说明了人们的创新思维源于人们的主观需求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创客”,创客这个群体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创客热衷于创新,自己掌握生产工具,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善于发现问题和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创意、设计、制造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我们能从“创客”身上学到的优良品质是( )
①敢于质疑和探索,不断发现解决新问题
②善于追问和思考,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勇于拼搏和超越,突破真理适用的范围
④勤于实践和创造,用实际行动成就梦想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教育部要求规范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说明( )
A.辩证的否定的实质在于“扬弃” |
B.要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
C.革命批判精神要求坚持创新精神 |
D.辩证的否定就是否定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