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谋求2014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引人注目的是,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按惯例会提出的 GDP 增长目标,此次没有涉及。这意味着我国
① 淡化 GDP ,以发展质量代替增长速度 ② 要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③ 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④ 经济发展速度太快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增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说明 ( )
①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②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助于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
③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造福于社会
④知识文化修养难以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力争到“十一五”末,城市的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和文化产品基本满足居民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在农村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看戏、看电影及收听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这体现了我国文化发展要坚持()
| 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
|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 C.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突出社会效益 |
| D.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
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判断我们的文化性质和方向是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不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要标志是 ( )
| A.是否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
| B.是否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 C.是否坚持贯穿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
| D.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文化产品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的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B.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
| C.出现了专门从事文化产品制作的人才 | D.大众传媒的发展 |
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说明 ( )
①传统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②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已基本消失
④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同时保留基本特征
| A.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