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质量都为m的箱子A和物体B,用轻质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A置于倾角θ = 30°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A所受的摩擦力
A.先增大后减少 | B.先减少后增大 |
C.逐渐减小 | D.逐渐增大 |
理论上已经证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现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体,O为球心,以O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一定的小物体(假设它能够在地球内部移动)在x轴上各位置受到的引力大小用F表示,则下图所示的四个F随x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如图甲所示,质量m=1kg的小物体放在长直的水平地面上,用水平细线绕在半径R=0.2m的、质量M=1kg的薄圆筒上。t=0时刻,圆筒在电动机的带动下由静止开始绕竖直的中心轴转动,小物体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物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
A.圆筒转动的角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满足ω=4t |
B.细线的拉力大小为2N |
C.细线拉力的瞬时功率满足P=4t |
D.在0-2s内,电动机做的功为8J |
如图所示,倾角θ=37o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M=1.5kg的物块受平行于斜面向上的轻质橡皮筋拉力F=9N作用,平行于斜面的轻绳一端固定在物块M上,另一端跨过光滑定滑轮连接A、B两个小物块,物块M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mA=0.2kg,mB=0.4kg,g取l0m/s2。则剪断A、B间轻绳后,关于物块M受到的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sin37o=0.6)
A.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4N
B.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N
C.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7N
D.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2N
如图1所示,O为水平直线MN上的一点,质量为m的小球在O点的左方时受到水平恒力F1作用,运动到O点的右方时,同时还受到水平恒力F2的作用,设质点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其v-t图象如图2所示,在0-t4时间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质点在O点右方运动的时间为t3-t1 |
B.质点在O点的左方加速度大小为v1/(t4-t3) |
C.F2的大小为2mv1/(t3-t1) |
D.质点在0-t4这段时间内的最大位移为v1t2/2 |
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 A = ,其中v0 和vt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 s 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 > 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 < 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不变,则 a 也不变。 |
B.若A > 0且保持不变,则 a 逐渐变小。 |
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 |
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