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12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5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材料一 《建议》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材料二 《建议》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1)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谈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义。
(2)运用教育的作用,谈谈为什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优先发展教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2011年1月19日,中美两国共同发表联合声明,确认“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材料二:2011年1月20日,胡锦涛在华盛顿出席了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题为《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他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中美两国人民应该加强合作,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分享机遇、应对挑战,共同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他强调,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中美两国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应该着眼大局,立足长远,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双边关系,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偶然事件羁绊,增进互信,排除障碍,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用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分析,中美为什么要“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7分)
(2)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美关系?(10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建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建议》在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意见后,将交国务院完善后形成纲要草案,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材料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6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19日,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审议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山西省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批准了《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审查了山西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2010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材料二: 2011年1月19日,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志刚、薄新莺、张进文、张有根等到超市视察了解物价水平,倾听市民心声,与市民就如何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平稳、有序、健康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1)材料一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知识?
(2)结合材料二,回答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你将怎样肩负人民的重托。
材料一我国2010年的基尼系数是0.47,国际公认的标准是0.40。城乡居民的收入比我国是3.3倍,国际公认的是2倍。行业间职工工资的差距是15倍左右,上市国企高管与一般职工是15倍左右的差距。国企高管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是128倍。
材料二 2010年9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第四届夏季达沃斯年会开幕式和企业家座谈会温家宝表示,要认真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们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分好。我们将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居民收入和消费可持续增长。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做法对解决好材料一存在问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