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代的榜样既具有特定时代的“粉丝”群体,又因其精神传递着某种积极的价值而得到后人的认可并延续其影响。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矛盾的特殊性通过矛盾的普遍性来体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013年8月13日是我国的七夕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庆祝。这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习俗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山东大学全力实施“通史教育计划”,其间,通史教育核心课程设国学修养、创新创业等7课程模块,而国学修养模块的课程以“四书五经”等中国古代经典的研读为重点。“四书五经”进课堂说明()
A.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唯一途径 |
C.教育具有文化传递的特定功能 | D.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
“好客山东贺年会”坚持以齐鲁吉祥民俗文化为内涵,以贺年活动为主题,以“会”为主要组织形式,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的四大理念,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下列关于“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说法正确的是()
①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④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CCTV14少儿频道的公益广告有个传统节日民谣歌曲“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贴窗花点鞭炮,回家过年齐欢笑”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A.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一分二地看待 | 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稳定性 |
C.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 D.传统文化对社会而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走出国门,在海外华侨华人的大力传播、推动下,向世界展示出它独特的魅力。西方人也开始了解中华传统节庆文化元素的迷人之处,并将其融入到西方的传统节日中去。下列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③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④己所欲,尽施于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