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1957年和1960年的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全面的是( )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
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
“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惟一口岸。”材料中的“乾隆二十二年”采用的纪年方法是
A.帝王纪年 | B.干支纪年 | C.年号纪年 | D.公元纪年 |
史学家托尼•朱特在《战后欧洲史》中说:“战后经济复苏的成功策略应该防止回到经济停滞、萧条、贸易保护主义,而且首要问题是防止失业。创建现代欧洲福利国家就是基于这些考虑。……若要恢复民主制度,就必须解决‘人民的状况’问题。”他强调的观点是
A.欧洲恢复民主制度的关键在于彻底消除法西斯主义 |
B.建立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完善的表现 |
C.防止社会革命是战后欧洲国家复苏的首要问题 |
D.战后初期需要协调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以缓和矛盾与冲突 |
1918年陈独秀把威尔逊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次年却觉得威尔逊提出了“不可实行的理想”,是“威大炮”。陈独秀对威尔逊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美日在亚太地区激烈争夺 | B.战后没有对日本天皇进行审判 |
C.巴黎和会损害了中国权益 | D.美国最终未参加国际联盟 |
1832年、1867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给新兴工业城市分配并增加议席,降低选民资格限制。这反映了
A.工业化推动了社会进步 | B.民主共和为多数人接受 |
C.人民的民主平等诉求得到了实现 | D.工业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作出了重大让步 |
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推动该联盟形成的事件有
①开罗会议的召开②《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③丘吉尔、罗斯福声明援助苏联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