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写道:“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们在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由此可见,保罗·肯尼迪主张( )
A.实现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 |
B.尊重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
C.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
D.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
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
A.节度使 | B.御史大夫 | C.提刑按察使司 | D.刺史 |
成语“问鼎中原”所反映周朝的政治状况是
A 西周早期周王室实力强大 B 礼崩乐坏的局面出现
C 宗法观念维系社会稳定 D周王室衰微,无法控制诸侯
下列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
①“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丽王季历之兄也。”
②“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③“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④“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史载:“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
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封武王弟康叔于卫,封成王弟叔虞于晋,
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封王室召公奭于燕(当时山东、山西是主要农业区)。由此
可见
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②亲族封地富庶,战略位置重要
③分封奠定了武王灭商的基础④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00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
C.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