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
材料一:
2008—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及老龄化比例
注: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
表 中国老龄人口医疗费用支出和部分服务需求情况
年份 |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 |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万) |
2008年 |
0.76 |
1370 |
2010年 |
1.11 |
1530 |
2020年 |
7.0 |
2100 |
材料二:国务院提出:要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拓展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特色护理、家庭服务、健身休养、文化娱乐、金融理财等服务项目,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要加强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
(1)指出材料一中图和表的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再生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的重要性。
(3)结合材料二,说明解决“老有所养”这一社会问题,政府应该如何履行其职能。
火山爆发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常常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冰岛火山灰导致的空中交通管制使航空工业面临困境,旅游、餐饮等其他行业也遭受牵连,并将对欧洲经济复苏造成负面影响。据估算,这场飞来横祸给国际航空业造成的损失已超过“9·11”事件,甚至于造成部分欧洲航空公司破产和重组。
请运用《哲学常识》的相关知识,谈谈人类应如何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以防范自然灾害的发生。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抗震救灾。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玉树灾区看望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发生以后,社会各界包括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纷纷捐款捐物,为受灾群众奉献爱心。
(1)请选择一项上述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A.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B.事物是运动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请运用你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的依据。
2010年4月胡锦涛在出席“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时发表讲话指出,我们四国政治体制、发展方式、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不尽相同,却能成为好朋友、好伙伴,这充分证明了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包容,不同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合作,不同历史文明可以相互借鉴,不同文化传统可以相互交流,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时代特点。(共17分)
(1)请回答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观点有哪些原理?
(2)请运用两个矛盾的观点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某校高一学生在以“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为主题的研究型学习活动中,收集、整理了大量材料,我们节选其中两则。
材料一: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G8会议、APEC会议和联合国大会的重要议题。在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国和欧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就2012年后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等问题交锋激烈。大会最后一刻,受到广泛批评的美国代表做出让步,使得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相关协议得以通过。
材料二:中国政府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态度,确定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到2012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同时,中国主张确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1)假如你代表小组汇报,你会如何阐释各国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从“交锋激烈”到“达成协议”的缘由?
(2)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国际社会如何就“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问题进行合作
1951年,玉树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藏民族自治洲。近60年来,生活在这里的汉族、藏族、蒙古族等各族群众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为感受民族情怀,某校高一(1)班同学开展了“走进玉树”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品亲情:
“藏汉一家亲,同是中国人,有比奶茶还香浓的民族情。玉树不会倒,青海会常青……”这是65岁的仁措达丁对玉树灾区各民族团结协作抗震救灾的生动传唱。
(1)运用民族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玉树不会倒,青海会常青”?
心连心:
“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玉树强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提前结束访问回国,亲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同人民在一起!”吴邦国、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情牵玉树震区、心系灾区人民,第一时间部署这场营救生命、保障民生的艰巨斗争,或亲临一线指挥救灾,或部署各方力量投入抗震救灾战斗
(2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同人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