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而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则不生长,也不向光弯曲。以上实验结果可以证明( )
A.尖端产生生长素 |
B.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 |
C.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
D.尖端与胚芽鞘的生长和向光弯曲有关 |
下表为人体几种细胞中的基因和蛋白质的比较,错误的分析是
基因 |
蛋白质 |
|||||
卵清蛋白基因 |
β珠蛋白基因 |
胰岛素基因 |
卵清蛋白 |
Β珠蛋白 |
胰岛素 |
|
输卵管细胞 |
+ |
+ |
+ |
+ |
— |
— |
成红细胞 |
+ |
+ |
+ |
— |
+ |
— |
胰岛细胞 |
+ |
+ |
+ |
— |
— |
+ |
A.通过检测细胞中的蛋白质,可以推断相关基因被表达
B.人体内不同类型的细胞中含有特异性蛋白质
C.细胞分化的关键是有无决定特异性蛋白质合成的基因
D.特异性蛋白质直接决定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最后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锅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也适合“探究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
B.若30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需有氧呼吸 |
C.若酵母菌进行了厌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 |
D.还应设置一个气球加入等量煮沸过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 |
右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A.X和Y代表相同的化合物
B.甲中水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水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内膜
C.甲中可发生CO2→三碳酸→C6H12O6,在乙中则会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
D.甲乙均能发生能量转换,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甲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乙中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对M、N、O、P、Q五个点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M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细胞呼吸,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细胞呼吸强度 |
B.若将温度提高到30℃(原来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O点左移 |
C.若光照强度突然由Q变为P,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RuBP的含量会增多 |
D.在Q点,高CO2浓度的曲线中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不是温度 |
下图为某雄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可发生在细胞②中 |
B.①图中的DNA:染色体=1:1;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 |
C.细胞①、②、③、④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
D.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