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 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 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2)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刺激下丘脑中的 ,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导致尿量增加,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3)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 细胞,小部分形成 细胞。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H7N9病毒,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 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当人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更易感染H7N9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 。
(4)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 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分析此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_,该物质使另一个神经元发生 ___________ _。
(2)突触小泡中的膜结构直接来自于细胞中___________(填细胞器)。
(3)在突触小泡内物质的分泌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怎样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内环境成分中的____________。
(4)突触后膜上有一种受体可以与突触小泡释放的物质发生专一性的结合。这种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奋信号引起后膜的电位变化为。
(5)青蛙在冬眠时,对外界刺激几乎没有反应。主要是低温影响了线粒体内____________,呼吸作用供能减弱,从而影响到突触小泡内物质的分泌。
A、B、C、D、E为五种生物材料,分别与种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实验现象如下表:
化学试剂 |
生物材料(“+”表示有颜色反应; “一”表示无颜色反应) |
||||
A鸡血细胞 |
B花生种子 |
C蛙皮肤细胞 |
D棉花纤维 |
E霉菌 |
|
斐林试剂 |
— |
— |
— |
— |
— |
苏丹Ⅲ染液 |
— |
+ |
— |
— |
— |
双缩脲试剂 |
+ |
— |
+ |
— |
+ |
(1)五种材料都不与斐林试剂反应,说明
(2)B与苏丹的显色反应可以说明花生种子中含有__________。
(3)A、C、E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说明。
(4)D与两种试剂都无颜色反应。若将E提取物与D材料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这种颜色反应说明E提取物中有水解棉花纤维的___, 从而在混合液中有__________生成。
某学生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所用材料为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试剂是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请回答:
(1)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图B处于状态;
“⑦”处溶液叫;
“⑧”处溶液是。
(2)图B细胞中的原生质层是标号,依次由图A细胞中标号变化而来。其原因是图A细胞外蔗糖溶液的浓度比“①”处溶液浓度。
右图所示是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请据图回答:
(1)A代表分子;B代表;D代表。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一定的。
(4) a和e物质运输方式为
右图表示氨基酸的缩合图解,请回答:
(1)表示氨基酸的R基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氨基酸脱水缩合后形成的化合物叫___________________,此化合物含有____个游离氨基和______个游离羧基。
(4)合成此化合物的细胞器是________,图中有种氨基酸,该化合物水解需要个水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