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渐行渐近。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个经济发展、民主扩大、文化繁荣、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正在向我们招手。
【经济发展新航向】
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3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国民经济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很多议案和建议。
发言一:在未来几年间,我们GDP的年平均增长率只要达到7%就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7%虽然没有原来高,但却有更高的含金量,更健康、更绿色。 |
发言二:全面小康最重要的是老百姓认可。“惠及每一个中国人”——这是全面小康的核心目标。我们应当创造更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共同享有的实惠。 |
发言三:小康中国必然是美丽中国,应当告别雾霾、沙尘和污染。我们要在人居环境的整治与保护上多做文章,让我们的小康成为绿色的、美丽的小康。 |
(1)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以上发言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启示。(16分)
【民主智慧添活力】
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目前,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辅相成的民主政治格局日臻完善。2013年的“两会”就是两大民主智慧和魅力的彰显。有媒体指出,两大民主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越性的最好体现。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两大民主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的?(18分)
材料一《人民日报》报道,我国文艺演出引进和派出的每场收入比为10∶1;出版类引进与输出比为6.84∶1;图书版权,我国引进了12516项,输出仅81项;中外文化贸易额相差竟达10倍之多。我国的文化逆差正在制约着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材料二 冷战结束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它们的科技和经济优势,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大量渗透到发展中国家,潜移默化地模糊着这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与特征。国外敌对势力也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因此,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显得更加重要。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4分)
(2)两则材料对我国提高综合国力有何启示?(8分)
传统文化的含义、主要特点、作用、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态度。(2+2+4+4+2分)
列举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3+4分)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4+4+2分)
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