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 )。
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
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
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不包括
| A.养活了众多人口 | B.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 |
| C.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 D.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 B.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
| C.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 D.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
1957年纽约交易所董事长凯斯•芬斯登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说:“自然,以前有过一个时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拥有一个不太富足和比较简单的国家的生产资源。然而,自那时以后我们就逐步倾向于实行一种真正的‘人民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的含义是
| A.资本家丧失了企业的全部所有权 | B.国有经济的比重日益上升 |
| C.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 D.股票分散化,企业职工也拥有股票 |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 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 B.美国20世纪3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
| C.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 D.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
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这一政策
|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
|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
|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
|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