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漫画分析
漫画(见右图)“牵着你的手,却看不到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经济发展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市管理再也不能以“空气不好是小事”的心态来应对突发情况,居民生活再也不能只图自己方便、不管环境能否承受。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

(1)漫画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环境状况?
(2)近几年我国气候异常多变、灾害频发这与人类活动有何关系?
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3)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防止美丽中国成为“霾里中国”?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中学初一的学生小林在学校除了上课听讲,课余时间几乎就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既不愿出去活动,也不愿与同学交流。即使在家里,小林也与父母交流极少。其实小林也很想交朋友,但是与别人交往时显得拘谨甚至尴尬,对人怀有很深的戒备。
根据上述事例,请你回答:
(1)小林这种心理属什么心理?这种心理有什么危害?
(2)假如你是小林的同学,你打算怎样帮助她?

情景一:张强上初中后,因为功课难度加深,爸爸妈妈不再帮他检查作业,也不陪她复习功课,结果他学习时六神无主,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1)请帮助张强找出“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的原因,并给一条合理的建议。
情景二:别人很快就能做完作业,而王刚总要花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于是王刚开始模仿同学的学习方法,结果越学越糟。
(2)王刚该怎么办,请你帮他分析。
情景三:进入初中后,面对初中那么多门功课,唐涛经常是做着这门作业又想着别的科目,结果哪门功课都没有做好,唐涛觉得很乱,却不知从何做起。
(3)你觉得唐涛的问题在哪里?他应该怎么办呢?

初四、三班的小林同学关注时事要闻,喜欢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热点。以下是他看到的几则新闻,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材料一:2014年3月5日至1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肩负着人民嘱托的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共谋发展大计。大会审议并推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为提高百姓收入,提出两个提高的目标,即“努力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材料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总量为13.7亿,近十年我国人口净增长7390万人。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十二五”规划为提高百姓收入,提出“两个提高”的目的是什么?为实现“两个提高”的目标,在收入分配中我们的制度依据是什么?
(3)针对我国面临的严峻人口形势,请你谈谈教育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初四、二班同学的“共走致富路”网上调查和实践感悟的部分内容:
材料一:[网上调查[2014年9月,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14中国500强企业榜单显示,排名前37位的企业全为国企,排名38位的苏宁控股集团为排名最靠前的私营企业。其中共有国有企业300家,纳税额为34657.1亿元,共有民营企业200家,纳税额为4192.7亿元。国有企业以65.35%的收入份额贡献了81.95%的纳税份额,是民营企业的2.41倍。
材料二:[实践感悟]暑假里和同学们到某山区参加夏令营活动,拜访农户时发现有的家庭生活条件较差,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比较起来真有“天壤之别”的感觉。想起前几天在新闻中听到政府关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的承诺,心里充满了热切的期盼。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坚持什么样的经济制度?材料中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分别属于哪种经济形式?它们分别对国家、社会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作用?
(2)请你至少从四个方面,就“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献计献策。

以下是初四、一班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聚焦中国梦”的部分学习内容摘抄:
材料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较表

项目
1978验年
1988年
1998年
2008年
2013年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0.36
1.5
8.44
31.4
56.9
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343
1180
5425
15781
2695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134
545
2162
4761
8896

材料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就执政理念和工作感受做了如下表达:
[谈理念]我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为什么有信心?最根本的原因是,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只要我们紧紧依靠13亿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我们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谈责任]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实现中国梦,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
(1)仔细阅读材料一图表信息,你可以读出哪些成就和不足?1978—2013,35年的数据变化,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谈理念]中提到的“正确发展道路”是什么?请简述这条道路所依据的国情。
(3)为什么说“实现中国梦,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