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获得的信息,让我们共同参与探究与实践。
【传承中华文化】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以表彰他对历史和当代文学的贡献,评委会的颁奖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听到这一消息,全中国沸腾了……
(1)听到这一消息你的感想是什么?
【弘扬民族精神】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近年来,日本不断对钓鱼岛采取单方面举措,特别是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严重侵犯中国主权。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有信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
(2)捍卫钓鱼岛主权,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作为国家的小主人,你为捍卫钓鱼岛主权做了些什么?
201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看点众多,亮点纷呈。某校政治教师决定选取其中一个亮点让同学们一起探讨,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创新型国家】李克强总理在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神舟十号遨游太空,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蛟龙深潜再创纪录。这表明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有智慧实现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1)我国取得神舟十号遨游太空等科技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你为倡导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为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4)请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合理化建议。
某校初三学生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组织了一次“地球需要你”主题探究活动。假如邀请你参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我国主要资源在世界上144个国家中的排名情况是:土地面积总量居世界第3位,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110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107位;草地面积居世界第2位,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76位。
(1)你从中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日趋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建设美丽中国,我国应坚持什么战略和国策?
材料三:活动快到尾声时,有的同学发出倡议: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吧!
(3)作为一位小国民,你能为一个“美丽中国”做些什么?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珍惜时间,就是爱惜生命。
(1)你认为时间是什么呢?
(2)每一个人都应怜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你是如何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的?说说看。
材料一:
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实际增长8.1%。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但也有目共睹地带来了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地区差距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摆脱“速爱情结”,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努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获取哪些经济信息?
(2)请你运用九年级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就“如何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提两条建议。
材料一: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我国需要大量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来提高“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但由于受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影响,愿意读职业学校的初三毕业生少之又少。
材料二:德国以其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享誉全球。在德国,人们认为学一门手艺非常重要,超过三分之二的青少年接受的是“双元制”(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职业教育。这种极具特色的教育体制是德国的独创,也是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1)有同学认为,上职业中学成不了才,请运用你所学知识反驳此观点。
(2)请从文化的角度,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