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聚焦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2014年3月3日,扬州市委书记、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谢正义等人走进《扬州日报》“党报在线”和“12345”服务热线,与广大网友、市民在线交流,倾听心声,了解民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就一些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1)谢正义说:“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带着感情与群众坐在同一个板凳上,真心实意为老百姓着想,真正要懂老百姓。”这句话体现了我们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谢正义说:“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各种渠道倾听民意、了解民意,才能听到真声音。”请问老百姓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反映社情民意?
(3)“四风”在我们中学生身上有哪些具体体现?我们应如何响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材料一2013年6月28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举行分组会,审议国务院关于201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国务院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12年中央决算审查结果的报告。
材料二2013年6月29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特种设备安全法和关于修改文物保护法等12部法律的决定。
材料三在两会期间,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均推出了以“中国梦”为主题的2013两会专 题。其中新华网依托“微博”推出了“给代表委员捎句话”和“给各地领导建言献策”等活动,网友们在这里和代表委员共议国家发展大计。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全国人大的什么权力?除了这些权力外,全国人大还拥有哪些权力?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实行的基本治国方略是什么?实施这一方略的根本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依据?
(3)、材料三中网友们行使了什么政治权利?网友们和代表委员共议国家发展大计说明了什么?
(4)、面对“给代表委员捎句话”活动,你有什么愿望和建议,欢迎@代表委员,他们将把你的愿望和建议带到会场。
材料一从徒手托出生命奇迹而手臂粉碎性骨折的“最美妈妈”吴翠萍、在身受致命伤害的危急关头,临危不惧,沉着操控,用生命保护乘客安全的“最美司机”吴斌,到三次勇闯火海,舍生忘死抢救人民生命财产的“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近年来,“最美人物”频频出现,他们或在平凡之中默默坚守,或在关键时刻毅然择善,用爱心和壮举提升了道德的高度,不断地感动着我们,传达着国人对真善美的渴求,传递着健康向上、求真向善臻美的正能量。
某社区正在开展“向‘最美’看齐,积聚正能量”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以增强居民采纳与社区生活的公德意识。假如你是该社区居民,请你参与。
(1)、你认为该社区开展的这一活动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哪一方面的内容?
(2)、这些“最美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这些“最美人物”?
(3)、“最美”催动正能量,社会呼唤正能量。在社区公共生活中,你打算通过哪些具体行动为社会积聚正能量?
材料二“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个本该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拷问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对于不敢扶的原因,有的民众担心做善事反被诬陷讹诈,而由于自己法律知识欠缺,又没有精力处理,被讹诈后只好选择一赔了事;也有的认为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担心“见义勇为”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但大多数民众还是认为,看问题要看主流,要坚信社会自有正义在。
(4) 针对上述部分民众的担心,请你运用有关知识,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4分)
2013年8月27日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终审工作会议26日在国家博物馆举行,泉州斩获殊荣:以88.92分从我国10个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共同成为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泉州也是中国唯一当选的城市。“东亚文化之都”是中、日、韩三国在文化领域共同推进务实合作,重点打造的东亚区域文化合作品牌活动。泉州作为当选城市,将在明年以“东亚文化之都”的名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据此,我校学习型小组准备开展一次主题探究活动,请你把泉州改为淮南,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学校准备请你调查淮南的优秀传统文化,请写出调查方法(至少2种)
(2)调查后,请你说说,淮南有哪些优秀文化可以作为将来“东亚文化之都”的展示项目?
(3)请你以“传承淮南优秀文化,推进创新”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向同学们发出倡议(写出倡议要点即可)
如:1、珍惜淮南优秀文化,培养民族文化素养。
2、
3、
有一个班集体学习氛围很好。英语课代表为同学们播放英语听力磁带;语文课代表主持班级演讲比赛;数学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准备“每日一题”;宣传委员则策划“每日一句”。这些活动使同学们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同时还明白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最近的班级评比中,该班级以明显的优势夺得了“优秀班级”称号。请回答:
(1)这段材料体现了该班什么特色?
(2)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我们应该怎么做?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否适合现在的社会发展的问题,某中学八年级开展了一节讨论课,八年级六班的同学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请分析以下两人的观点,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晨晨说:“我们五千年的文化,都是长辈的经验,应该全部继承和发扬。”
林林说:“现在都是21世纪了,那些思想都是糟粕,不适合我们的发展,应该全部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