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
B |
用铂丝蘸取溶液Y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溶液Y中含Na+,不含K+ |
C |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 |
出现白色沉淀 |
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
D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
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 + 4NH3•H2O ![]() |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 Ca2+ + OH- + HCO3- ![]() |
C.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 + Cl2![]() |
D.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 + 2H+![]() |
将硫酸铵溶于水得无色溶液,为使该溶液中的铵根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等于2,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 |
B.加入适量的氨水,使pH值等于7 |
C.加入适量氢氧化钠,使溶液pH值等于7 |
D.加入适量硫酸钠,抑制硫酸铵电离 |
下列物质的溶液加热蒸发至干、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不相同的是()
A.FeCl2、Fe2(SO4)3 | B.FeCl2、FeCl3 |
C.NaHCO3、Na2CO3 | D.Mg(HCO3)2、MgCl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3的酸溶液稀释100倍后,pH =5 |
B.在相同温度下,pH =3的溶液和pH =5的溶液相比,前者H+浓度是后者的100倍 |
C.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钾盐溶液中,酸式盐的pH 一定小于正盐的pH |
D.碳酸钠溶液在室温时pH大于60℃时的pH(同一浓度的Na2CO3溶液) |
用水逐步稀释0.1 mol/L的氨水,若温度保持不变,则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A.c(OH-) | B.c(NH4+)/c(NH3·H2O) | C.c(NH3·H2O) | D.c(NH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