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
B |
用铂丝蘸取溶液Y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溶液Y中含Na+,不含K+ |
C |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 |
出现白色沉淀 |
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
D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
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 |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烧碱、液态氧、碘酒 | 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
C.干冰、铁、氯化氢 | D.空气、氮气、胆矾 |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 ):
① 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 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 加入稍过
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 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 | B.①②③⑤④ | C.②③①④⑤ | D.③⑤②①④ |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光束穿过胶体时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
B.胶体微粒大小在1~100nm之间 |
C.胶体微粒可以透过滤纸 |
D.胶体是介稳体系 |
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混合物质分离的是 ( )
A.①③⑤ | B.②④⑦ | C.①②⑥ | D.②③⑥ |
下列各组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 、H+、SO42-、HCO3- |
B.Cu2+、SO42-、Ba2+、Cl- |
C.Na+、 K+、Cl-、 NO3- |
D.Fe2+、NO3-、Cl-、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