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每种蛋白质都有其恒定的含氮量[约在14%~18%(本题涉及的含量均为质量分数)],故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常用凯氏定氮法。其测定原理是:
Ⅰ.蛋白质中的氮(用氨基表示)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作用下,生成一种无机含氮化合物,反应式为:2—NH2+H2SO4+2H+________。
Ⅱ.该无机化合物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收集于H3BO3溶液中,生成(NH4)2B4O7。
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盐酸的消耗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即得蛋白质的含量。
(1)上述原理第Ⅰ步生成的无机含氮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
(2)乳制品的换算系数为6.38,即若检测出氮的含量为1%,蛋白质的含量则为6.38%。不法分子通过在低蛋白含量的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Melamine)来“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导致许多婴幼儿患肾结石。
①三聚氰胺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化学式为________,含氮量(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②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没有什么气味和味道,所以掺入奶粉后不易被发现
B.三聚氰胺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C.三聚氰胺呈弱碱性,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③假定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为16%即为合格,不法分子在一罐总质量为500 g、蛋白质含量为0的假奶粉中掺入多少克的三聚氰胺就可使奶粉“达标”?
Al和Na的单质同时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中无固体残留物存在,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变化:,
。
(1)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溶液;②液态SO3;③乙醇(C2H5OH);
④熔融的KNO3;⑤BaSO4固体;⑥干冰;Cu
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用序号填写)
(2)已知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浓H2SO4反应,产物为CuSO4、SO2、H2O,写出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
25℃时0.1 mol/L的醋酸溶液pH约为3,当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等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c(OH-)增大了,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
(1)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 mol/L 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填写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pH(已知25℃时,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A.固体CH3COOK | B.固体CH3COONH4 | C.气体NH3 | D.固体NaHCO3 |
(2)若的解释正确,(填甲或乙),溶液的pH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常温下将0.010 mol CH3COONa和0.004 mol HCl溶于水,配制成0.5L混合溶液。判断:
①溶液中共有种粒子;
②其中有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0.010mol,它们是和。
某温度(t℃)时,测得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在此温度下,将 pH = a的 NaOH 溶液 Va L 与 pH = b的 H2SO4溶液 Vb L 混合。
(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 a= 12,b= 2,则 Va∶Vb=;
(2)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 a+ b= 12,则 Va∶Vb=;
(3)若所得混合液的 pH = 10,且 a= 12,b= 2,则 Va∶Vb=。
如图所示,容器A左侧是无摩擦、可平行移动的活塞。向A中充入1molX和1molY,向B中充入2molX和2molY,起始时V(A)=V(B)=a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各自发生:X(g)+Y(g) Z(g)+2W(g),△H<0。达到平衡时V(A)=1.2aL。试回答:
(1)A中X的转化率为。
(2)平衡时,A、B中X转化率大小关系为AB(选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