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②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
| B.低温处理导致④→⑤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
| C.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 |
| D.⑥→⑦过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
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36个着丝粒,该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也有36个着丝粒 |
| B.某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染色体8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4个四分体 |
| C.除了生殖细胞外,能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
D.一个基因型为 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 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 |
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图:
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 选项 |
放射性 |
S元素 |
P元素 |
| A |
全部无 |
全部32S |
全部31P |
| B |
全部有 |
全部35S |
多数32P,少数31P |
| C |
少数有 |
全部32S |
少数32P,多数31P |
| D |
全部有 |
全部35S |
少数32P,多数31P |
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是10条,将其卵原细胞放入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在不含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中进行减数分裂,则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没有3H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 A.5条 | B.20条 | C.10条 | D.0条 |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
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
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 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 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
通过检测得知,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的数目为x,其占碱基总数量的比例是y,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与鸟嘌呤互补的碱基比例是1-y |
| B.该DNA分子的嘌呤和嘧啶的比例是x/y |
| C.该DNA分子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是x(1+2/y) |
| D.与鸟嘌呤不互补的碱基数目是x(1-2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