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乙、丙、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甲可能是__________。
a.S b.N2 c.Na d.Mg e.Al
(2)若X是金属单质,向丙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丙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甲、乙、丙为含有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甲溶液与丙溶液反应生成乙;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无机物的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咖啡酸(见下),存在于许多中药中,如野胡萝卜、光叶水苏、荞麦、木半夏等。咖啡酸有止血作用,特别对内脏的止血效果较好。

(1)咖啡酸的化学式是其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咖啡酸可以发生的反应是(填写序号)。
①水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酯化反应 ④消去反应
(3)1mol咖啡酸与浓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mol Br2
(4)咖啡酸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5)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为CPAE,分子式为C17H16O4,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生成咖啡酸和一种醇,该醇为芳香醇且分子结构中无甲基,此芳香醇的结构简式为,咖啡酸跟该芳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PAE的化学方程式为

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O2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①为(填代号),检验溶液A中Fe3+的最佳试剂为(填代号)。
a.KMnO4 b.(NH4) 2S c.H2O2 d.KSCN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3)制备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先通入,然后再通入 (填化学式)。
(4)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标准溶液,定容时视线应。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图中A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2)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反应的Δ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如果反应速率v(H2)为0.15 mol·L—1·min—1,则v(NH3)=mol·L—1·min—1
(3)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 KsP[Cu(OH)2]=2.2×10-20。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4)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当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常温下,已知pH=2的高碘酸(HI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0.01mol/L的碘酸(HIO3)或高锰酸(HMn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中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碘酸是(填“强酸”或“弱酸”)
(2)0.01mol/L的碘酸(HIO3)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IO3)c(Na)(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 、IO4 、Na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

A.c(Na)>c(IO4)>c(OH)>c(H) B.c(IO4)>c(Na)>c(OH)>c(H)
C.c(Na)>c(OH)>c(IO4)>c(H) D.c(IO4)>c(Na)>c(H)>c(OH)

填写下列空白:
①若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上述四种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填选项的标号)
②若上述关系中C项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有

回答下列各小题:
(1)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NaHSO4= Na + H + SO42 。在NaHSO4溶液中c(Hc(OH)+ c(SO42)(填 “>”、“=”或“<”)。
(2)常温下,向1.0mol / L的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实验时不同阶段的溶液。
其中b点所示溶液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c点所示的离子方程式为

(3)在t℃时,将NaHSO4晶体加入到pHH= 6的蒸馏水中,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H为2。t℃将25℃(填“高于”或“低于”),Kw=,在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mol / L。t℃时,将pH =11的NaOH溶液V1L与pH =1的H2SO4溶液V2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 =2,则V1∶V2 =,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4)在0.1mol / L的①(NH4)2SO4溶液、②NH4HCO3溶液、③NH4HSO4溶液、④NH4Cl溶液中,c (NH4)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用序号填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