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苏俄暴动者提出“拥护苏维埃,但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口号。一个红军战士在信中说:“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农民的暴动。”导致农民丧失希望的原因是 ( )。
A.农民对苏维埃政权不满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
C.新经济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
D.国内战争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
《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一书记载:“1912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9000多万两白银,1919年增至2、4亿两;美国从1913年的3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亿两。日本由原来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中占第六位上升到与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美国也大大超过了法国,在华的地位举足轻重。”以下对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理解错误的是( )
A.日本、美国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 |
B.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的经济侵略 |
C.欧洲列强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 |
D.列强在华的侵略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
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主要是因为( )
A.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 |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较早 |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
D.康有为维新派宣传推动 |
该图反映了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
A.引进的高产农作物逐渐取代传统的农作物 |
B.棉花的种植区域在明朝中后期进一步扩大 |
C.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
D.农业的进步促进了具有专门职能城市的发展 |
观察以下两幅图,后者与前者的商业活动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普遍使用纸币 | B.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 |
C.商业市镇出现 | D.打破了坊市界限 |
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
请判断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
A.唐朝 | B.元朝 | C.明朝 | D.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