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分)
2013年3月11日,是日本9.0级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2011年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新华网莫斯科2013年2月14日电 俄罗斯紧急情部部门14日说,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当天发生7.3级地震,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给当地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
(1)试分析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8分)
(2)分析比较两次地震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差异巨大的原因。(12分)
读“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在图中用斜线绘出夜半球。
(2)图中表示的节气是,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3)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是;最先看到日出的是;河道右岸淤积较严重的是。
(4)这天,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顺序排
列为。
(5)图中地方时是12点的是和,B地的地方时是点,C地此时正值日出还是日落?。
(6)图中A地位于五带中的带,该地阳光照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有极昼、极夜现象 B.一年中有一次阳光直射
C.一年中有两次阳光直射 D.无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7)此日后3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双项选择)
A.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 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减小 D.地球公转速度由快变慢
云南某中学地理活动兴趣小组暑假期间对我国东部沿海某地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读该地水循环及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一分,共12分)
(1)图中表现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①是、②是。该水循环的类型为。
(2)若本区大量砍伐树木,主要会对水循环____环节产生影响,党中央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我国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地属于___________,丁地属于_________。
(4)若图示地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则图中包含的世界著名板块名称分别是: 、 _____________。
(5)丙区域常出现的地质灾害主要有,丁区域常出现的气象灾害主要有。
(6)假设甲山顶部海拔为3000米,老师在上山前(海拔500m处,温度计显示22℃)提示同学们要多带一点衣服,请你应用地理学知识推测山顶处的气温可能为_____℃。
读“二分二至示意图”(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和“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1)图中D、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及日期分别是D,日期是;B,日期是。
(2)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速度最慢的是。
(3)甲、乙分别处于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甲图点,乙图点。在甲图中该日极夜范围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______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_____________因素为基础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__________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成因是。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图中AO和BO为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问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A.20°S 60°E | B.20°S 120°W |
C.20°N 60°E | D.20°N 120°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