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图1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斑头雁于3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营巢、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然后育雏、换羽,8月底开始迁出。图2为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下表是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平均气象观测资料。
(1)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的关系是________。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全年 |
平均气温(℃) |
-7.4 |
-3.9 |
1.9 |
8.1 |
12.4 |
15.3 |
17.3 |
16.6 |
12.3 |
6.6 |
-0.3 |
-5.7 |
6.1 |
降水量 (mm) |
1.2 |
2.2 |
7.0 |
19.0 |
43.0 |
59.2 |
88.2 |
74.0 |
54.4 |
20.5 |
3.9 |
1.2 |
373.8 |
(2)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的时空特点是________,沿途停留地的环境是________。
(3)南亚地区是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其冬季温暖的原因是________。恒河河口湿地和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斑头雁可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是________。(填写字母)
A.飞越唐古拉山口
B.飞越雅鲁藏布江河谷
C.飞越喜马拉雅山
D.躲避恒河河口风暴潮
2009年6月17日是第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防沙治沙与农民收入”。目前,我国国土1/3已荒漠化,专家称主要是因为人类行为失当,并强调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荒漠化防治的全局,不断优化和完善新思路,推动防沙治沙共组不断取得新进展,加快构筑我国北方生态屏障,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①地区沙漠的名称是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2)②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3)为防治这些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我国正在这些荒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生态工是。
(4)简要说明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_______________地区,乙为我国_______________地区。
(2)甲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
(3)乙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4)简述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自然条件)
该图为《西电东送的三条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⑴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A是______基地 B是______基地 C是_______基地
⑵西电东送的北路是将___省、内蒙古等省区的煤炭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做法比传统的能源输出方法相比有哪些优越性?
⑶西电东送的中路最大的能源基地是____,该基地的建设对当地旅游景观有何影响?
⑷西电东送的南路水电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____,原因是什么?
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山脉的名称:
A____ _ 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写出河流的名称:
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
(3)、写出平原的名称:
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4)、长江流域的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同样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它们相比,东北地区生产粮食的最大不足是
A.人均耕地少 B.土地贫瘠 C.热量不足 D.水源缺乏
(5)、东北地区成为全国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大
B.热量充足,复种指数高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
(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