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

(1)SO2气体还原Fe3的产物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参加反应的SO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2)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________。
A.Na2SO3溶液与HNO3          B.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铜与热浓H2SO4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从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
A.蒸发皿      B.石棉网    C.漏斗      D .烧杯
E.玻璃棒          F.坩埚
(5)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①: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③:往第三份试液中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能表明I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⑵、使用补全仪器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取50mL0.25mol/LH2SO4溶液与 50mL0.55 mol/L NaOH溶液在小烧杯中进行中和反应,三次实验温度平均升高3.4℃。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为 4.18J/ (g·℃),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通过计算可得中和热
H=, H2SO4与NaOH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⑶、实验中若用60mL0.25mol·L-1H2SO4溶液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若用50mL0.50mol·L-1醋酸代替H2SO4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会。(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⑷、若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测得中和热为ΔH 1,则ΔH1与ΔH的关系为:ΔH 1 ΔH(填“<”、“>”或“=”),理由是

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燃烧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⑴、等量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填“金刚石”或“石墨”)放出热量更多,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⑵、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写出石
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
⑶、12g石墨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36g,该过程放出的热量

图1是氯碱工业中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示意图,其中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它有一特殊的性质——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阻止阴离子和气体通过。

⑴、工业食盐含Ca2+、Mg2+等杂质。精制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如果粗盐中SO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式剂除去SO,该钡试剂可以是
A.Ba(OH)2B.Ba(NO3)2C.BaCl2
⑶、为有效除去Ca2+、Mg2+、SO42-,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
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钡试剂
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
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
⑷、电解后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从口流出,b口排出的是气体,电极1应连接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极);理论上讲,从f口加入纯水即可,但实际生产中,纯水中要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其原因是
⑸、图2是根据氯碱工业中离子交换膜技术原理,设计的电解Na2SO4溶液生产NaOH和H2SO4溶液的装置。请回答:
①、a为(填“阳”、“阴”)离子交换膜。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③、从D、E口流出或流进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下图中,B、D、E、F、G是氧化物,F、K是氢化物,C、H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单质,J是气态非金属单质。O是白色沉淀且B、H、L、M、N、O中含有同种元素,I是基础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图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列出)。

请按要求回答:
⑴、H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⑵、写出G、L的化学式G:,L:
⑶、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⑷、反应①是分解反应,反应中生成的B、D、E、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4,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有A、B、C、D、E、五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A和D,C和E同主族,又知C、E两原子序数之和是A、D两原子序数之和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由A、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的电子式为,该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为,晶体类型为
⑵、B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同主族其他氢化物的沸点高,这可用来解释。
A.极性分子 B.氢键C.共价键 D.离子键
⑶、D2E溶液呈(填“碱性”、“酸性”、“中性”),试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⑷、0.5L 0.1 mol/L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0.25L0.1 mol/L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放出2865 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⑸、由B的氢化物与C的单质、KOH溶液构成原电池,负极产生B的单质。则其负极的电极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