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一个二倍体生物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基因重组最可能发生在( )
A.AB段 | B.CD段 |
C.FG段 | D.HI段 |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是高度分化的,无定形的松散的薄壁细胞 |
B.动物细胞培养到10代以后,就不易传下去了 |
C.培养H1N1病毒要用加入动物血清的灭菌培养基 |
D.促进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可使用灭活的病毒 |
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培养箱含CO2,植物的不含 | B.都须用液体培养基 |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 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
20世纪90年代乌干达木薯业遭到了病害的毁灭性打击。科学家发现,是一种新的病毒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 |
B.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
C.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使杂草成为除不掉的“超级杂草” |
D.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性的增加,抗虫棉有可能被淘汰 |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A.①是c;②是b;③是a | B.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
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 D.①是c;②是a;③是b |
用于判断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的方法中,不属于分子检测的是
A.通过害虫吃棉叶看其是否死亡 |
B.目的基因片段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
C.目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
D.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能否与抗体形成杂交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