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为之题词: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
A.《春秋》 | B.《史记》 |
C.《汉书》 | D.《后汉书》 |
表1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情况表》(单位:百万吨),导致 1917年协约国一方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项目 |
1914年9月15日 |
1917年 |
||
协约国 |
同盟国 |
协约国 |
同盟国 |
|
生铁 |
16 |
25 |
50 |
15 |
钢 |
16 |
25 |
58 |
16 |
煤 |
346 |
355 |
851 |
340 |
A. 德国投降 B.俄国参战 C. 意大利参战 D.美国参战
下列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理解准确的是()
A.帝国主义国家间妥协退让的结果 | B.帝国主义国家间争霸世界的结果 |
C.帝国主义国家间合作共赢的结果 | D.帝国主义国家间利益分享的结果 |
假如穿越时空遂道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你能看到的状况是()
A.萨拉托加战役 | B.凡尔登战役 |
C.同盟国与轴心国交战 | D.原子弹使用 |
图中的材料说明了()
A.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B.电力已经进入生产领域 |
C.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 |
D.英国在电力技术方面领先其他国家 |
你认为可填入以下表格中空白处正确选项是()
姓名 |
国籍 |
成就 |
史蒂芬孙 |
英国 |
蒸汽机车 |
莱特兄弟 |
美国 |
A.珍妮机 B.内燃机
C.飞机 D.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