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材料三: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所示的事件是什么?对欧洲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日本“五年以后”通过与中国签订的哪一条约“得到了回报”? 这一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列宁的上述观点加以论述说明。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你有怎样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压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图2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它完成于哪一年?有什么历史意义?
(2)从图3和图4的信息看,当时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它的实施有何意义?

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规定“第一条: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还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民主和法制,这两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材料三: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法律文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该文献的性质是什么?贯穿着什么原则?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有哪些?(至少说出二项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汲取什么教训?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建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文
请回答:
(1)“三年以来”,主要指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哪一历史时期?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哪一次会议?
(2)“三十年以来”,主要指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3)184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尝谓侍臣日:“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子殂逝,遂亡一镜矣!”
——《贞观政要•论任贤》
请回答:
(1)说这话的是谁?“魏子”又是谁?
(2)为什么他感到“魏子殂逝,遂亡一镜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对建国初期的国家情况进行的描述
材料二

(1)材料一体现了我们国家什么样的状况?这种状况在什么时候得到改变?你能用一些建设成就来说明吗?(至少举出3个)
(2)材料二的两幅图片讲述的什么运动时的中国?这一运动使得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最终党中央提出了什么方针,使得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