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材料三: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所示的事件是什么?对欧洲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日本“五年以后”通过与中国签订的哪一条约“得到了回报”? 这一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列宁的上述观点加以论述说明。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你有怎样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认识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灵长!——《哈姆雷特》
材料二: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批先进的、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前赴后继,……这场运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
——华师版《世界历史(下)》
材料三: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陈独秀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的作品?该作品体现了什么思想?(2分)
(2)材料二所指的运动是什么?说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3)材料三表明了陈独秀的什么观点?为此掀起了哪一场运动?
(4)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图一
材料二:“欧洲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于1916年2月发动的这场战役历时十个月,是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双方死伤近一百万。这场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此役后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华师版《世界历史(下)》
材料三: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列宁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图一标注的是一战中哪两大军事集团?(不需要写出具体国家)
(2)材料二中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这场战役名称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三反映的一战后的世界体系是什么?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这场战争的性质?
(5)通过学习,说说重温战争有何现实意义。

下图中的人物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请你给这张图片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者 B.资产阶级民主倡导者
C.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 D.马克思主义创立与继承者

图说历史
你会说解说词吗?看下面图片,以下列任何一个人物的主要活动为例,说说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情况?(注意:可以任选一个回答,8分。)

图(1)图(2)

阅读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该诗描绘了唐朝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状况?他的统治前期被誉为什么?
(2)你认为诗人诗中描绘的情况真实吗?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期吗?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