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李白《古风》一诗中写道:“秦王扫六和,虎视何雄哉!”说的是秦王率领强大的秦军,气势如虹,最终灭六国的伟业。
(1)“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秦王”在民生问题(不和谐)上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材料二:
(3)材料二图片反映了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后来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又说:“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是说秦朝统一之后不几年就灭亡了。
(4)你认为秦朝为什么很快就灭亡了?
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一个展览板块,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一)秦朝
秦朝秦始皇时,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后又修筑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它西起 ,东到 。
(二)汉朝
(1)汉朝汉武帝时,大将 、 打败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2)据上图回答问题:
a. 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设立 ,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b.这条“中西交往的通道”在历史上被称为 ,起点在 。
c.从起点出发,这条路所经之处的先后顺序是()
① 河西走廊②新疆境内③欧洲④西亚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①③④② | D.④③①② |
d.这条路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朝代歌》
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史记·周本记》
材料三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四如图:《战国形势图》
请回答: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谁?写出商朝末年著名的暴君。
(2)材料二涉及了西周时哪一政治制度?周王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哪个著名的霸主称霸?请再列举一个这一时期著名的霸主
(4)写出材料四图中战国七雄中A、B、C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二:如图为我国原始农耕时期一处氏族聚落人们的房屋样式和 生产工具。
材料三: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入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中“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两例。
(2)材料二图中反映的是哪一处氏族聚落人们的生活?他们开创怎样的原始农耕经济?
(3)材料三中提到的事是谁所为?他是用什么办法解决水患的?“他”治水终于获得成功的事例,对你的成长有何启迪?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