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朋和张明考试后的成绩都不够理想。王朋觉得面临中考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就考砸了,很是懊恼,从此一蹶不振;张明则认为这是冲刺中考的开始,可能有些不适应,总结经验教训,下一次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试述两人的情绪有什么不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现在很多中学生热衷于过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日”。对此,同学们中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洋节日是外国的东西,我们应该解决抵制。
观点二:我们提倡对外开放,与世界接轨,国外的文化习惯应该接受。
请说说你的观点是什么?
有同学认为我们现在还小,需要各方面的帮助和照顾,谈不上自强,等长大了才能自强。你赞成这种观点吗?少年是否能自强?
小杨同学的座右铭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1)“人敬我一尺”,说明小杨同学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需要?
(2)“我敬人一丈”,说明小杨同学有一种什么样的品德?
(3)你认为小杨同学所拥有的“我敬人一丈”的品德要求与“人敬我一尺”的情感需要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1)上述两幅图共同反映了现在部分中学生身上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危害?
(2)你想对图中的父母说点什么呢?
(3)运用教材知识,结合你的实际谈一谈怎样提高自立能力!
材料分析题
材料:有关专家对多名中学生调查后发现,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除了学习条件、家庭环境等以外,自身一般都存在着意志薄弱、自制力差的缺点。成绩好的学生一般来说意志品质都比较好,自制力较强 。
(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2)根据材料分析,你认为应当怎样培养和锻炼坚强的意志?
(3)“磨砺意志,要向自己挑战,向自己的坏习惯,坏毛病开刀。”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举一例说明你是如何克服自己的坏习惯,坏毛病的?。
材料分析题
据《南方晚报》报道,抗癌少年于强经过十年抗癌,十年求学,终于以优异成绩被南方科技大学录取,于强在幼年时患癌,小学时就经历了6次大手术和化疗,但他仍乐观坚强地活下去,他常说“我一定要活着,不然我妈妈怎么办,我一定要报答她。”(他是单亲家庭)
(1)从于强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具有什么样的优良品质?
(2)结合材料说说于强“十年抗癌,十年求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于强的感人事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