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而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这实质上是主张(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B.民为邦本 |
C.天下为主,君为客 | D.限制君权 |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 B.仁政思想 | C.礼法并重 | D.礼治为先 |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 B.宗法制的衰落 |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D.井田制的推行 |
《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 | B.中正有序 | C.敬天法祖 | D.君权神授 |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此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
B.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
C.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
2010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A.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C.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 D.动荡局势的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