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验证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某同学在互联网上查到了一种指示剂——焦性没食子酸,该指示剂在碱性环境下遇氧会由无色变为褐色。该同学利用焦性没食子酸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具体步骤为:(每空1分,除注明外,共10分)
(1)在4只500mL的平底烧杯中分别装入煮沸的蒸馏水300mL,冷却后,滴几滴植物油,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油膜,并编号;
(2)通过油膜向1、3、4号烧瓶中加等量的NaHCO3溶液;
(3)通过油膜向2、3、4号烧瓶中加入大小相似,生长状况相同的金鱼藻枝条,用墨纸将3号瓶包住,把4个烧瓶放在光下照射30分钟;
(4)取一支试管,加5mL煮沸的蒸馏水,冷却后向试管内加极少量的焦性没食子酸备用。
(5)最后向每一烧瓶中先加入1mL1%NaOH溶液,再加入1mL新配制的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加煮沸冷却的蒸馏水至500mL,立即观察颜色变化。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能立即变为褐色的是 号瓶,原因是 ;
(2)设置1号瓶的作用是____,它可说明 ;
(3)实验中蒸馏水煮沸冷却使用的原因是 ,油膜的作用是 ;
(4)3号瓶的实验结果与 号瓶组合可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5)本实验中只需 号瓶,就可说明光合作用可释放氧气。
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进而刺激T淋巴细胞,使T淋巴细胞活化;同时刺激B淋巴细胞,使B淋巴细胞致敏,随后由细胞分泌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 细胞,产生的抗体将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由此引起的眼疾在免疫学上称为病。
某植物提取液X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为探究提取液X对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帮助补充实验报告并回答问题。
(一)材料与药剂: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只,植物提取液X、蒸馏水、链脲佐菌素溶液(可破坏胰岛B细胞),血糖测定仪等。
(二)方法与步骤:
(1)随机选取大鼠20只,分别注射等量的链脲佐菌素溶液,制备成患__________病的大鼠。然后将这些大鼠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10只。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组每只大鼠灌喂____________________ 2 mL/d,乙组每只大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天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4)4周后,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数量 |
实验开始时(mmol/L) |
给药4周后(mmol/L) |
甲 |
10 |
18.62±3.08 |
10.12±2.65 |
乙 |
10 |
19.46±3.98 |
19.00±2.70 |
(1)由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还应增加一组大鼠作为对照,该组大鼠应如何处理?
(3)与正常大鼠比较,患糖尿病的大鼠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如何?为什么?
某自然保护区沿沼泽至森林方向上依次分布有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5种湿地不同层次的年有机碳储量测定结果如下图(表)所示。试回答:
有机碳储量 kg·m-2 |
沼泽类型 |
|||||
草丛沼泽 |
灌丛沼泽 |
毛赤杨沼泽 |
白桦沼泽 |
落叶松沼泽 |
||
湿地 的结 构层 次 |
乔木层 |
0 |
0 |
3.30 |
7.79 |
6.87 |
灌木层 |
0 |
1.27 |
0.11 |
0.08 |
0.24 |
|
草本层 |
0.33 |
0.14 |
0.05 |
0.03 |
0.03 |
|
凋落物层 |
0.15 |
0.18 |
0.34 |
0.43 |
0.35 |
|
土壤 |
38.28 |
33.06 |
29.03 |
19.2l |
23.73 |
|
地下水位与 地表的距离 |
(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种类具有显著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影响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测定植物群落的有机碳,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连续测定发现,白桦沼泽有机碳的含量逐年上升,这是群落______________的体现。
(3)与灌丛沼泽相比,毛赤杨沼泽的灌木层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动植物残骸量和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落叶松沼泽中碳元素的流动过程模型,请补充完整,并在箭头上标明碳元素的流动形式。
小鼠弯曲尾(B)对正常尾(b)显性,将一弯曲尾雄鼠与一正常尾雌鼠交配,F1中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1∶1。遗传学家将一个外源DNA片段导入到F1代弯曲尾雌鼠的体细胞中,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该DNA片段插入小鼠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多种可能,下图表示了其中2种。
说明:插入的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小鼠体内存在该DNA片段时B不表达,但b基因的表达不受影响。
请回答有关问题:
(1)控制小鼠尾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子一代雌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2)培育克隆鼠时,先利用____________技术将已导入外源DNA的体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___________细胞,得到重组细胞;然后体外培养、诱导重组细胞,一般发育至___________时期时移植到代孕雌鼠体内进一步发育。
(3)为确定转基因小鼠DNA具体的插入位置,研究者让该转基因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并进行了以下分析(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子代___________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1种可能性;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可能性。
绿萝是广东地区常见的一种喜阴绿化植物。下图表示夏季时绿萝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a点时,绿萝叶肉细胞中合成[H]的场所有__________;此时,限制绿萝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
(2)b点时,绿萝细胞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去向及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可以提高绿萝的净光合速率。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包括:
①夏季中午,强光下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__________关闭,__________吸收显著下降。
②进一步观察发现,在阴暗环境中下绿萝叶片绿色明显加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遮光起到了降温的作用,降低了植物的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