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撰文指出:“把操纵国计民生的即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允许那些不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该言论( )
A.发表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B.揭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特征 |
C.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理论基础 |
D.阐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 |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 ( )
A.分封制度被废除 | B.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
C.等级制度被破坏 | D.贵族特权被废除 |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指出:“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就成了维护宗法制度的基本信条。”与此表述意思最相近的引语是 ( )
A.“(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B.“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 |
C.“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
D.“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
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脚趾)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身心担心无法依靠)。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 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
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 |
“尝考历世盐法……及汉武始立榷(专卖)法,为牢盆(国家发放的煮盐工具)之制。自是历代皆踵行之。计其利,于军国之费略于半,唐宋及元因之。有加无瘳(减损),大抵率由养兵多而资费广,故不能革也。”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历代政府都实行垄断食盐经营的制度 |
B.垄断食盐经营目的之一是解决财政问题 |
C.“故不能革”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识 |
D.该制度阻碍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元代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比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 B.加强专制皇权 |
C.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 D.扩大统治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