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计量史学是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读1865~1905年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状况统计表:

时间
进口数(单位:两)
出口数(单位:两)
平衡
1865年
55,715,458
54,103,274
-1,614,184
1875年
67,803,247
68,912,929
+1,109,682
1885年
88,200,018
65,005,711
-23,194,307
1895年
171,686,715
143,293,211
-28,402,504
1905年
447,503,943
377,338,166
-94,165,777

分析表中的数据,结合史实,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中国的贸易顺差呈扩大趋势         B.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C.近代工业的发展呈下降趋势         D.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20世纪20年代快结束时,欧洲似乎正安定下来处于一个和平、安全和相对繁荣的时期。然而,这一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图片不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赫鲁晓夫说:“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这表明赫鲁晓夫想通过改革(  )。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C.巩固斯大林体制的地位
D.推动荒地开垦增加粮食产量

阅读下列材料:
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创立期、鼎盛期、调整期、衰落期。
材料一 春秋至秦为创立期。春秋时期,以世卿、世大夫执政,当时所称的相,逐渐成为一个固定官名。到了战国,世卿制度被打破,相职在诸侯国内普遍设置。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
材料二 汉初至武帝时为鼎盛期。西汉时期宰相的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几乎参与国家所有重大事务的决策。但宰相制度的鼎盛时期很短暂,不足百年。百余年间,宰相被杀的也达30多人。在宰相制度走向鼎盛的汉朝,宰相已从一相发展到三公。西汉丞相府属员多达300多人。由于两汉选官途径广泛,宰相出身也杂,从布衣到宗室,各种出身都有。
材料三 魏晋至宋为调整期。两汉时期,由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暴露,宰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
材料四 元至清末为衰落期。因为宰相制度无论怎样调整,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都无法得到彻底解决,所以从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落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春秋至秦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其中与政治体制密切相关的变化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谈谈汉朝宰相制度的历史特点。“宰相被杀的也达30多人”、“鼎盛时期很短暂,不足百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依据所学知识思考:宰相制度调整的核心是什么?以北宋为例说明。(4分)
(4)试概述元至清末宰相制度衰落的表现。(6分)

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  )

A.皇权代替相权 B.皇权日益强化
C.皇权与相权矛盾消除 D.皇权与相权妥协

下图反映的中央机构示意图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