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上半叶,法国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后,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步确立,人权思想深入人心,尊重个性、强调自我、注重个人情感成为新的时代风尚,进而产生的是强调主观情感、追求个性表现的浪漫主义艺术。下列理解和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是雪莱、德拉克洛瓦、塞尚 |
| B.偏重向外,朝对象感性世界挖掘 |
| C.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 |
| D.偏重客观、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 |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指出:“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材料中的“政治”觉悟始于
| A.太平天国运动 | B.百日维新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日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
|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下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 B.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
| C.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下列各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制 |
|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
| C.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
| 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技,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
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 A.晚清朝贡外交的影响 | B.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
| C.两化思想与洋务运动 | D.甲午战争及其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