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完成小题。

图乙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
| A.南高北低 |
| B.南北低,中部高 |
| C.东高西低 |
|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
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
| 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
| 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
| 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
| 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标准最高、投资最大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铁正式开通。武广高铁全线共设15个车站,途经11个地级市,将广州到武汉的铁路运输时间从过去的10小时缩短至3小时。完成47~48题。武广高铁桥梁和隧道占线路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主要原因包括
①沿线多高原、丘陵 ②高速铁路要求线路较平直
③少占用耕地 ④经过山区的主要旅游景点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武广高铁对沿线地区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沿线地区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地租差异进一步扩大
②大城市高速铁路的站点附近将形成卫星城市
③加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
④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新增4处国际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读图回答45~46题。
与图中四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
|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
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
|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
|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
|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
下图为沿85°E的地形剖面图,回答43~44题。
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共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 B.以荒漠植被为主 |
| C.以流水地貌为主 | D.以内流河为主 |
甲、乙两区域均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主要能源输出方式应采用
| A.铁路运输 | B.航空运输 |
| C.内河运输 | D.管道运输 |
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41~42题。
对于甲城市的影响区位,分析错误的是
| A.青藏铁路对该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
| B.受河谷走向的影响,其城市东西狭长 |
| C.位于河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 |
| D.农业基础较好,是该城市形成的重要基础 |
该城市建有拥有全国最大的电解铝厂——青海铝厂,影响该厂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丰富 | B.能源充足 | C.交通便利 | D.市场广阔 |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湖也呈现出变暖的趋势,结合下图回答38~40题。
图中蓄水量最大且最深的淡水湖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湖泊④,从1946年至今的60多年中,水温上升了1.21℃,比世界其它大湖增温略慢,这是由于
| A.远离人口密集区 | B.地理纬度偏高 | C.湖泊面积广大 | D.湖水盐分含量大 |
图中四大湖泊周围属于世界粮食主产区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