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表所示。
| 试管 组别 |
实验处理 |
||
| 加入3%H2O2(mL) |
温度 |
加入试剂 |
|
| 试管1 |
2 |
常温 |
/ |
| 试管2 |
2 |
90℃ |
/ |
| 试管3 |
2 |
常温 |
2滴3.5%FeCl3溶液 |
| 试管4 |
2 |
常温 |
2滴20%肝脏研磨液 |
对该实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上表的实验处理中,研究了温度和催化剂两个自变量
B.试管2中因为没有加入任何试剂,所以应为空白对照组
C.若试管4和试管1组成对照实验,可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D.若要研究酶的高效性,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试管4和试管3
关于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对于调节大气CO2含量起重要作用 |
| B.湿地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种群基因资源 |
| C.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
|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含的重金属越多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
| B.生物多样性是指对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禁止猎杀和采伐 |
| 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 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
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狼彻底消失,则兔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
| B.③和④属于兔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
| C.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某区域狼的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0只,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区域狼的数量估计为60只 |
| D.狼和兔依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反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
如图表示初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括号中的字母表示能量值,初级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为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在A、B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
C、次级消费者摄入的量为n-a-b D、
B为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总能量
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 |
S1 |
S2 |
S3 |
S4 |
S5 |
| N |
20 |
50 |
100 |
150 |
180 |
| (K-N)K |
0.90 |
0.75 |
0.50 |
0.25 |
0.10 |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K-N)/K值为0.5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