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驾斋养新录》载:“自明以来,又多一教……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致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与这段记述相符的作品是(  )

A.王阳明《传习录》 B.文征明《甫田集》
C.顾炎武《日知录》 D.吴承恩《西游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孙中山(1866-1925年)在回忆录中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所指的事件是

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B.联合其它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
D.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

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是:“维某年四月五日,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曰:……各党各界,团结坚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该文中的“某年”可能是

A.中华民国二十年
B.中华民国二十四年
C.中华民国二十六年
D.中华民国二十九年

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 .国民大革命

“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 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
①有些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
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
③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
④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一败一成,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不同
B.两次战争发生时的国际环境不
C.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国民的觉醒程度不同
D.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军队的装备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