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阿尔贡天文台在星际空间发现了HC9N链状分子,其结构式为:
HC≡C—C≡C—C≡C—C≡C—C≡N,这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最重星际有机分子,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不饱和烃 |
| B.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处在一条直线上 |
| C.该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 |
| D.该分子碳、氮原子均满足八电子结构 |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并煮沸一段时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此液体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
| B.插入石墨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
|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
|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 A.①④⑤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③④⑥ |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
2C(g)+D(g);△H<0。现将1 mol A和2 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 |
| B.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
| 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
| D.保持活塞位置不变,改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大 |
已知:H+(aq)+OH—(aq)=H2O(l);△H1=—57.3 kJ/mol,
H2SO4(浓)+NaOH(aq)=
Na2SO4(aq)+ H2O(l);△H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 |
| B.△H1>△H2 |
| C.△H2=—57.3 kJ/mol |
| D.|△H1|>|△H2| |
向含1 mol HCl和l mol 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 mol/L的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