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①~④表示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倍光镜下可看到图中①~④所示的结构 |
| B.所有细胞中均以④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
| C.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仅有图中结构① |
| D.结构③参与该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 |
以洋葱为实验材料,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 A.鳞片叶表皮细胞呈紫色,可用于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 B.根尖细胞分裂旺盛,前期细胞可观察到四分体 |
| C.内表皮颜色浅,可用于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的材料 |
| D.根毛区细胞具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
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显微镜下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液泡缩小 | B.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 |
| C.液泡颜色变浅 | D.细胞核位于原生质层内 |
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情况。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变化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后,其它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变化情况 |
| 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过氧化氢酶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 |
| D.图②也可以用来表示处理温度不同的情况下,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 |
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表达过程需要酶和ATP参与 |
| 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 |
| C.温度不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 |
| D.酶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
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 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 mg·L-1;“-”表示无添加()
|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
|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
|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
|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