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表中五城市相应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1分)

城市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A
2.8
29.0
1260.1
B
17.1
28.4
1689.6
C
-15.2
25.7
194.6
D
-4.7
26.0
682.9
E
-27.3
19.4
339.8


(1)五个城市,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的是    (填字母),说明它在秦岭-淮河以    
(2)A、B两城市,从年降水量来看,B城市年降水量比A城市   ,从1月平均气温看,B城市气温比A城市   ,由此可判断A是      ,B是       
(3)C、D、E三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C,根据海陆位置可判断C是      ,D、E相比,D城市年降水量比E   ,1月平均气温D比E   ,由此可判断D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每空2分)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②,③,④,⑤,⑥,⑦,⑧
(2(每空1分)亚洲气候具有气候显著和气候分布广的特点。(每空1分)
(3)(每空1分)亚洲部夏季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多,也多。
(4)亚洲东部为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的原因是

读“亚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东面濒临洋。
(2)写出图中字母与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①,②
半岛③, ④
岛屿⑤, ⑥
河流 B, E
平原I, J
(3)A、B、C三条河流注入洋,D、E、F三条河流注入洋,G、H两条河流注入洋。可见亚洲的河流呈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这反映出亚洲大陆地势的特点是
(4)亚洲人口众多,请列举两个人口过亿的亚洲国家名称,并写出其首都名称。

(5)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尤其是对土地造成的压力尤为巨大。人口的过快增长,要求生产更多的粮食,亚洲一些国家采取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请把A、B、C、D各项内容,按因果关系填入下面的框图中(填字母)。

A.要求粮食产量增加 B.粮食产量下降
C.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大西洋号豪华邮轮2014年3月22日从上海启航,计划经过83天的环球航行,于6月13日回到上海。下面是乘坐这班邮轮的王先生在途中的所经所见所闻,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邮轮环球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2)王先生在航行中经过了两条世界重要的运河,其中A是B是
(3)邮轮进入红海时,王先生听导游讲,大约2 000万年前,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300万年前,海水进入诞生了红海……。请你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红海形成的原因,并预测红海未来的变化趋势
(4)到达雅典后,王先生了解到英法等地的居民夏季常到阳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休假,试从两地的气候特点分析其原因
(5)到达美国纽约后,王先生了解到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你认为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是
(6)王先生历时近三个月的航行回到上海,发现上海的白昼时间比他离开时(长或短)。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地形雨”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2)图中A半岛上的人们主要信仰_________ .这里的男人们头上缠着头巾、身着白色长袍,你认为这种服饰文化的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_________
A.石油资源 B.气候特点 C.审美情趣 D.种族冲突
(3)图中B大洲目前还无人定居的原因是_________ ,当地真正的“主人”是_________ ,它是南极地区的象征.
(4)“地形雨”形成示意图中的C、D二点,降水多的是_________ 点,为山地的_________ 坡.此图反映的是_________ 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下左图示意北半球某地冬夏季某日正午楼房的影子,下右图示意不同纬度地区某日正午的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

(1)观察现象:左图中,夏季楼房影子较(长/短),说明夏季正午太阳升得较(高/低)。右图中,带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少)。
(2)说明原因:由于地球绕着太阳的(自转/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的位置在北回归线和(纬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3)体验生活: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季节)的光照情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