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是生命必需的元素,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生产和使用对国计民生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完成(1)~(3)题:
(1)在西汉古籍中曾有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即曾青(CuSO4)与铁反应生成铜]。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器表面有时会生成铜绿,请写出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层铜绿可以用化学方法除去,试写出除去铜绿而不损伤器物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试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铜常用于制造货币。(铜的熔点是1 183.4 ℃,铁的熔点是1 534.8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甲同学取ag Cu 片和12ml 18mol/L浓H2SO4放入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一定量的H2SO4和Cu剩余。
(1)Cu与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装置E中试管D内盛有品红溶液,当C中气体集满后,D中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为避免实验装置D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试用最简单方法加以解决实验用品自选____ 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_______(填序号)。
a.饱和Na2SO3溶液 b.酸性 KMnO4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溶液
当D处有明显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_________。
(3)反应完毕后,烧瓶中还有一定量的余酸,为什么却不能使Cu完全溶解的原因是_____。使用足量的下列药品不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的确有余酸的是____(填序号)。
a.Fe粉 b.BaCl2溶液 c.CuO d.Na2CO3溶液
实验中某学生向A中反应后溶液中通入一种常见气体单质,使铜片全部溶解且仅生成硫酸铜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已知A为常见金属,X、Y为常见非金属,X、E、F、G常温下为气体,C为液体,B是一种盐,受热极易分解,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较广(如被用作某些电池的电解质)。现用A与石墨作电极,B的浓溶液作电解质,构成原电池。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注意:其中有些反应的条件及部分生成物被略去
请填写下列空白:(1)反应④为A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生成单质Y和A的氧化物,其反应方程式为。
(2)从D溶液制备D的无水晶体的“操作a”为。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5)原电池反应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如下图所示,将钛厂、氯碱厂和甲醇厂组成产业链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小环境污染。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电解饱和食盐水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①Mg(s)+Cl2(g)=MgCl2(s);
②

则
____________
反应:

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
(3)写出钛铁矿与焦炭、Cl2共热制得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甲醇、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已知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OH-=2CO32-+6H2O,该燃料电池发生反应时正极区溶液的PH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
(5)在上述产业链中合成96t甲醇理论上消耗H2_________t(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物质的任何损失)
现有等物质的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a g与100 ml盐酸反应,(气体体积均以标准状况计算)
(1)、该混合物中Mg和Al的质量比为
(2)、如果金属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盐酸的浓度为
(3)、如果反应后金属有剩余,盐酸不足,要计算生成H2的体积,还需要知道
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0molN2和120molH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2s后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2的浓度是2mol/L,试求:
(1)用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多少?
(2)N2的转化率为多少?
(3)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多少?(要求有计算过程)